MK体育新闻 MKtiyu News 分类>>
风MK体育- MK体育官方网站- APP起扬帆正当时 金沙江畔春风暖
MK体育- MK体育官方网站- MK体育APP
坚定调旧育新优结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方面,推动中顺LED封装及支架生产、镁森智能灯带(二期)等项目投产,钒钛磁铁矿创新型铸造用生铁净化调质系统等项目建成,钒钛钢铁铸造、光电信息、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7.8%、106.8%、10.3%。农业方面,新增耕地2215亩、恢复耕地1.6万亩,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1万亩、产量4.5万吨,蔬菜产值23.1亿元、增长3.1%;出栏生猪16.3万头;特色水果产业产量达26.7万吨、产值达21.7亿元。服务业方面,金沙江大峡谷旅游度假区建设初见成效,新增康养场所6个、市级研学基地9家,拉动消费5.6亿元;中通快递川滇渝智能科技电商物流园建成投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2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县(区)第一。
开拓创新促开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内生动能不断激发。首批“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重点事项落地办理,芒果产销“一件事”经验全省推广。设立企业服务专区,推行服务专员制度,兑现惠企资金1086万元,减免税费5亿余元,新增市场主体3235户。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申报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达37亿元。开放合作纵深推进,芒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至欧洲、北美等地,发光二极管等产品首次出口泰国、印度,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家。全年签约引进项目130个、总投资134.8亿元,首次获省级招商引资激励奖补资金228万元。与广西富川县签订友好协议,缔结友好关系县(区)增至10个。
城市更新在“公园城市”与“和美乡村”间寻找平衡。莲花北路建成通车,完成攀枝花大道南段等沿线公里,新(改)建排水管网38公里。建成4个口袋公园,新增绿地3万平方米、亮化照明5万平方米。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通组路硬化21.9公里,建成国债水利项目11个,新开工水利项目74个。新建省级和美乡村9个、市级美丽庭院195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4%。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完成平地历史遗留渣场风险管控与修复项目主体建设,实施矿山生态修复31.8亩、人工造林4100亩。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金沙江流域大湾子国考断面水质达I类,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4%,PM2.5浓度降至23.6微克/立方米。
民生考卷向“优质均衡”跨越。66个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6.6%。城镇新增就业4320人,发放稳岗补贴、创业担保贷款2700万元。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发放各类困难救助资金3264万元,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96套。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新增公办幼儿园5所,增加学位752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0.6%。实施校舍改造项目11个,建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8个,高中教育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更加优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实体化运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4.4%。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新(改)建村史馆14个、文化广场16个,开展文化惠民巡演139场次,承办各类赛事20余场。苴却砚博物馆入选省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仁和区三线文化连片区域入围全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名单。
未来,仁和区将锚定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集成改革,瞄准“3+3+N”改革方向,推动4大片区协同发展,统筹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促进中高山地区、边远民族地区一体化发展。探索城乡基础设施“投融建管营”一体化模式,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平台,深化农业水权水价等改革试点,确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保持在1.9左右。推进“消底、提低、扩中”集成改革。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推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至52%以上。深化“万企兴万村”等共富帮带行动,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95%以上。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教育优质均衡模式、养老服务精准供给模式,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锚定产业发展“硬支撑”,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建圈强链。纵深推进工业强区,以中顺半导体、美斯特光电、睿恩光电、西南钒钛为链主企业,推动LED照明、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钒钛铸造等重点产业链建设,加快钒钛材料、石墨材料、新能源、绿色煤炭等产业链延伸发展。推进仁和抽水蓄能电站、大龙潭风电、福田光伏等项目开工,推广应用氢能车辆,建设综合能源站。纵深推进消费提振,发展银发经济、研学旅游,加快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打造文旅商品集散中心,新增特色旅游线条。纵深推进农业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0.6万亩,实施粮经复合种植试点6万亩,打造优质果蔬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10家,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构建“8圈18链”产业生态圈,强化“三招三引”,引进高层次人才520名,争取光电信息产业支持政策,推动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名录。
锚定民生保障“着力点”,坚定不移谱写民生幸福答卷。办好社会保障“暖心事”,确保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建设仁和零工市场,新增城镇就业3900人以上,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66套(间)。深化“一老一小”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办好人民教育“关心事”,新增公办学前学位270个以上。办好健康医疗“安心事”,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实现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达60%以上。办好文体事业“贴心事”,推进第二批农村文化“五个一”建设,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苴却砚雕刻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工程,争创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区。锚定安全稳定,打造更高水平平安仁和。同时,持续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